首页> 中级会计职称 > 中级会计实务 >

课程讲义 >>答疑编号:NODE00755900180100000108

2014-10-18 17:02:22  来源:
(四)会计处理
  1.方法归类
  ①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视同该业务从一开始用的就是新政策,并依此思路将以前政策下的所有会计核算指标进行“翻新”。
  ②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提问内容】

估计变更与政策变更比较好区别,估计与正常事项我经常弄混,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怎么去区别?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样记忆,掌握哪些事项是估计变更,哪些是政策变更,剩余的一般就是企业正常的业务了。加油。
【提问内容】老师:能不能帮我归纳一下,估计变更、政策变更、前期差错、追溯调整
【回复内容】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该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基础。
前期差错是指会计事项的错误处理,一般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使用追溯调整的情况下,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核算。
会计估计变更使用未来适用法,直接按当期的事项处理。
前期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要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最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以下是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还有容易混淆事项的总结:


业务


会计政

策变更


会计估

计变更


最新更新